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投資型保單~~~One More Sample ^ ^

感謝好友相助 ^ ^

手邊拿到了完整的一個保單契約囉~~
那咱們就可以來再精算一下這中間的數字吧 ^ ^
這次的範例同樣是 X 111人壽的投資保單,但換成了非躉繳的OOOO變額壽險,
但其實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囉~~只是就這個案例Bill可以將其數值上的差異再更清楚的釐清



在此,A君的保單規劃基本規格如下 : 同樣現年約26歲,保單的壽險保額為100萬,每年目前規劃繳交60000元保險費,投資標的同樣是由要保人自行決定的基金~~

OK...首先,針對壽險保障的部份有必需的費用,以26歲還說,投保100萬壽險,本保單收取1164元(如一般壽險要求,年紀增長自然費用增加,例如被保人年紀40,則此費用便成為2484元)
而行政費用的部份,採用保費的5%計算,也就是60000*0.05=1200元

於是就基本的費用,一年下來保險公司已經抽去1164+1200=2364元囉(相較於前例,純100萬壽險,僅收取1780元,已經出現些許差距了@@)

但其實投資型保單厲害的是又再次的抓住了要保人的心態 , 設計出了相當有趣的一個回饋方式....

以本保單為例,宣稱於投保起始後的第七個投保年度起,將回饋保險費的2%(第11年起為5%)加入到要保人的投資資本中 , 也就是說 , 至第六年起 , 投入投資的資金變成 61200元囉(第11年起為63000元囉)...
看到這邊似乎有點興奮囉~~~似乎看到保險公司的誠意咧@@

但還是要跟客倌您說聲抱歉 , 契約要看完整囉 , 針對這個繳費的詳細規範 , 還有一條就是 ,
第一年的保費投資比例僅有 15%(9000元) , 第二年僅有 55%(33000元) , 第三至六年僅有 95% (57000元) , 也許單看表面上 , 好像是先苦後甘的 (多收的錢後面就慢慢補給您了)

假設真的單就數字上的計算的話 , 前面六年總共多收了保費的 85% + 45% + (5%*4) = 150%
那這樣換算後面的回饋 , 第七到十年回饋 2% * 4 = 8% , 所以後續只要持續投保至第 三十八的年度([(150% - 8%)/5%] = 28.4) , 那之後回饋的金額就等於開始賺錢囉^ ^

可是 , 其實 , 遺憾的是金錢的價值不能僅就數字上來看待 ,
最基本的概念 , "通貨膨脹" , 直接的衝擊到將來金錢的價值
假設通貨膨脹為2% , 等於說今年價格100元的東西 , 明天必須用 102元才能購買到 ,
於是相對之下得出 , 明年金錢的價值是今年的金錢的 (100/102)倍 , 縮水囉@@(減低了2/102)

所以以上述的概念套入前方所回饋的金額 , 我們必須更務實的將其金錢價值換算至被扣除時間點的相對金錢價值 , 例如我們以每年通膨2 %來計算 , 第七個投保年度所回饋的 2 %(1200元)保險費用 , 僅等於第一年度所繳交保費的約 1.742%(1045元) , 如此 , 依此規範 , 我們可以精算其金錢價值究竟須等到哪個年度才算是真的回饋到@@

首先 , 前六年被扣除的金錢就應該是 85% + 44.1% + 18.3% = 約 147.5% (套用複利與年金公式)

再來 , 接下來七到十年所回饋的金額為 3.32%

所以說 , 實際上必須要估算的是 , 要由投保十年後開始每年回饋的 5% 保額來補足前面所繳交的短缺部份 , 也就是 (147.5 - 3.32)% = 144.18 %

同樣Bill將其數字經過複利及年金等公式進行計算後得出 ,
真正必須用未來所回饋的資金來填補 , 則必須在投保十年後 , 再行投保 61個年度 ,
其金錢價值才真正能夠算是實質的回饋 ,

我想看到這樣的數字確實讓大多數的人有些傻眼 , 但就真正金錢價值的評估就該這樣的斤斤計較,
要說實際的 , 保險公司的所有投資商品 , 都是經過其內部所聘用的"精算師"做詳細的估算後設計出其商品 , 那真正的投資人想要在這其中獲取利益 , 確實需要相當的考量的@@

又再次提出更詳盡的例子來說明投資型保單的盲點 , 也許大多數的人看到這邊 , 其實想的是Bill為啥必要這樣去計較中間的差異(有些人或許真正更在意的是投資所獲得的效益) ,
但是說實在的 , Bill的用意在於期望各位能釐清這中間的優劣 , 主要仍就在於為了點出投資型保單的不足之處 , 期望各位對於投資型保單的考量點能夠務實點 ,
終究 , 保險依舊是保險 , 既然在保險公司的宣傳中 , 也是再在的書名其商品為保險商品 , 而非主為投資目的之商品 , 那當然 Bill 建議各位 , 最佳的方式就讓保險歸保險 , 投資歸投資 , 這樣您的權益才不至於在這盲點中迷思了^ ^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目標~~~簡單有效的常識管理

近期辦公室的同事將自己買的書放在公用書櫃提供大家取閱~~~
他老兄看書的速度真是頗快~~~於是乎 , 買書的速度也挺快~~~
而且各式各樣都有 , 從暢銷小說 , 人物傳記 , 商業管理相關到漫畫寓言都有@@
(娃娃看天下 , 有人知道嗎? 30幾歲的同事看到很是驚喜~~~)

而比爾常常早個半小時到辦公室 , 但先前多半就來小歇一會 , 以準備一天上班的開始 ,
但現在總感覺稍嫌浪費時間了點 , 所以決定把時間挪為看書增進所學 ,
所以也就挑了本感興趣的來看看 ...

挑來挑去 , 其實還蠻多本想看的囉@@ , 只是比爾看書的速度可跟老兄差多了@@ ,
真的要比 , 搞不好慢了有六七倍吧@@ , 所以只好左挑右選 , 先找本較有趣的來看看吧^ ^

最後挑到的 , 也就是比爾本篇文章所要介紹的好書囉^ ^

目標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


第一眼看到書皮 , 本想說應該是勵志相關的書籍 , 而且這麼大一本(全書578 Pages)起初還沒打算選的 ...

後來翻了翻書序 , 才發現跟自己原本的認知不同 , 本書可是介紹管理概念的聖經級藏書耶~~~!!而且手邊這本 , 可是初版至今的20年紀念版ㄚ~~~
這般的大作 , 確實應該好好學習研讀一翻~~~ , 當然二話不說就一定是它啦~~

仔細看完書序 , 知道本書以小說架構來講述主角如何在工廠面臨危機時 , 經由好友的指導 , 逐步發掘問題所在 , 並尋得解決之道 , 而大多的書評的一再的提到 , 這中間所教導的觀念是多麼的平常一般 , 有如人人皆知的常識 ...

文中的主人公 , 在面臨看似無法改進的景況中 , 決定用盡所有可能方法來試圖挽回工廠關閉的命運 , 於是乎找上好友( 原為物理學家 )擔任顧問 , 並聽從指導的逐一發現癥結所在後 , 絞盡腦汁的與團隊共謀改進之道 , 終至最末還因此得到升遷的機會 , 並漸漸找到自己管理與精進之道 ...

文中並暗喻的提及 , 其實這些觀念說穿了稀鬆平常 , 但很多時候 , 大家是被看似直接體現的指標給蒙蔽了真正的效益 , 於是乎對於真正該在意的著眼點模糊了焦點 (例如故事中 , 工廠真正重要的是有效產出(賣出產品量) , 而非產能利用率) ,

所以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其實也頗妙 , 直接點出重點在"目標" ...而目標在哪 , 將真正取決一切作為 , 及所應該努力的方向...

透過了主角經歷的一切 , 他與團隊發覺其實精進系統 , 應當能夠歸納出一個基本的做法與流程 , 經由他們的討論 , 成了以下的五個步驟:
Step 1. 找出系統的瓶頸 ( 取決有效產出的根源 ).
Step 2. 決定如何利用瓶頸.
Step 3. 根據上述的決定 , 調整其他的一切.
Step 4. 把系統的瓶頸鬆綁.
Step 5. 假如Step 4. 打破了原有的瓶頸 , 就回到Step 1.

精進的過程將會是這樣的循環持續.於是乎本書的書名註解才會是: The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 確實也相互呼應咧^ ^

而到最末 , 主角也在不斷的討論下 , 明確的知道了要成為一位稱職的經理人 , 其實只需要把握住三個做事的指導原則:
1. 知道應該改變哪些事情 ?
2. 要朝哪個方向改變 ?
3. 要如何改變 ?

這樣鎖定明確目標的做事方法( 其實也是最基本的能力 ) , 就能讓自己清楚的往正確方向前進 , 也能不斷朝成功前進 .( 比爾就只介紹到這了~~不然都把有趣的都說完囉@@ , 還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閱讀囉^ ^)


老實說 , 還未讀這本書的本文時 , 也覺得怎麼會這麼奇妙 , 竟將它講的這麼神奇 ,但 ...當自己真正讀完全冊 , 不由得的認同書評看法 , 第一次真的感覺書評這麼貼近自己實際上閱讀後( 甚至是閱讀中 )的感受...確實體悟到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自己的做事方法 , 自己的思考方法 , 甚至自己的方向是否真的朝目標在改進與前進...也希望透過介紹這本書與大家一同互相勉勵,學習成長囉^ ^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投資型保單~~~節稅考量篇

就Bill之前的兩篇有關投資型保單的文章 ,
主要都關注在其投保期間所付出的費用方面的盲點 ,
但假設投資型保單就這樣單純的失去全部價值的話 ,
為何現行投資型保單依舊這麼的受到歡迎 , 也依舊在保險銷售中佔最大宗咧?
(新契約保費收入占壽險業新契約總保費收入的比率,2007年已達61.85%。)

最主要的一個推薦功用 , 就在於節稅的功用上...
主因就在於投資型保單(壽險+投資),將其投資帳戶的價值 , 也附加到了保單價值之中,
也就是說,將來真的不幸發生了保險事故 , 則投資帳戶的價值也算在了保險金之中囉 ^ ^

如此...依照遺贈稅第16條第9款規定
「約定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但每年每戶有3000萬的上限規範)
只要這張保單的受益人明確定義的話,那您這筆保險金(其實也包含了自己投資帳戶的價值囉)就完全免稅囉~~~相較於一般的投資,同樣要列入遺產價值之中咧

這也就是投資型保單一個最大的賣點,也就是現在許多富人利用來節稅(講難聽一點叫做避稅@@)的工具

*************************************************

投資型保單這麼好用~~~那當然一定要買的啦~~~就算費用再多 , 能節稅就算賺到啦@@

這樣說其實沒錯 , 但針對投資型保單課稅的問題 , 近年來也受到了政府相關機關的注意 , 也正持續研討明確的稅務規範等等...

所以咱們就來看看現行的規範如何吧~~

但完整的法條尚未明確定義 , 僅能針對現行研擬的方向做初步個歸納 ,
賦改會最新的研討會議 , 針對最這個問題依舊沒有完整的結論 ,
各方有各方期望的方向 :

財政部認為投資型保單不斷推出各式的投資商品 , 儼然已成為許多高所得者的投資工具 , 已偏離保險保障的本質 , 所以持投資帳戶採分離課稅之原則(現提出為10%上下).

金管會認定投資型保險的投資帳戶價值類似於年金保險的現金價值 , 所以基於其儲蓄的性質 , 應同樣列入免稅.

至於保險公會 , 自然站在免稅的一方 (最大的考量自然是在銷售的觀點)

---取材自 大紀元新聞2008/10/20

但基本上,將來規劃的方向財政部仍朝向分離課稅 , 按適格與不適格標準 , 即依被保險人到達年齡分別訂定175%到105%的適格比率 (另文), 做為保險金免徵遺產稅的依據 , 而投資利得則納入所得基本稅額規範之中 , 個人合併免稅與應稅所得逾600萬元以上者才需課稅。

且至條文明確定義前 , 簽訂的保險契約不列入將來課稅規範之中(也就是不溯及既往囉^ ^) , 但若有明顯規避稅負之行為者(如年老 , 重病再行投保高額保單者) , 金管會不反對國稅局進行追討等行為.

==================================

綜整以上所列 , 假設各位保戶所簽訂的投資型保單契約早於民96年10月前 , 則您的保單的節稅功能相當完整 , 全數的保險金(壽險保險金 + 投資帳戶價值)皆屬於免稅部份 , 且中途如果更動契約內容 (如增加保額) , 也不受保單帳戶價值比率規範的限制唷!
感謝南山人壽客服中心(0800-020-060)釋疑 ^ ^

而若您的保險契約簽訂在民96年10月之後 , 則必須遵照保單帳戶價值比率規範 , 如此則受限於一定比例的帳戶價值~~~但節稅方面的功能依舊存在囉 ^ ^ (當然要趕在條文正式通過施行之前囉)

所以 , 假設各位對於節稅這部份有所考量 , Bill建議您可以與您的保險專員(業務員) , 仔細的討論研商 , 買張投資型保單以作為將來理財工具的一環囉^ ^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連動債~~~你真的看懂它了嗎?

對於連動債(連動債券) ,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常有耳聞它的壞名聲了吧~~

但是真正明白知道它究竟是啥東西的 , 想必就少了許多人 ,
那如果真的不了解 , 又怎麼能一昧的將所有掛名與"連動債"相關的商品 , 全數一併否絕咧?

為此 , 我們就來看看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首先 , 一樣先看看它的名詞定義囉

「連動債券」: 所謂「連動債券(Structured Notes)」是一結合「固定收益型產品」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工具,透過發行機構將大部分的本金投資於固定收益商品,利用剩餘少數的本金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同時達到保障本金與資產增值的目的。(如利用75%的本金購買零息債券,25%的本金投資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
--取材自 台北富邦銀行

So , 連動債其實就是將兩種類型的金融商品結合 , 包裝銷售囉 ! 這邊所提到的 , 固定收益產品 , 就例如定存 , 公司債和公債等 ; 衍生性商品 , 就例如指數期貨 , 選擇權等

但這個包裝的架構也是相當單純的 , 真正複雜的就在於內涵的兩個商品的實際標的囉 !
可能賣出來的連動債 , 會是公司債 + 商品期貨 , 或者是公債 + 股價指數選擇權等

針對連動債 , 大家目前最主要接觸到的觀點就是"保本" , 但其實並不是每個連動債都保本 , 也許是全數保本(發行機構保本 , 或是另有保證機構) , 也許是有條件性的保本 ,或是完全受投資績效影響 , 無保本保證等...
但究竟為何會有這樣的不同咧?

我們用一個實務上最常見的零息債券 + 股價選擇權的連動債為例 , 先來看看它運作的示意圖 , 如下:  Step 1. 投資人申購發行機構所推出的連動債商品 , 將資金給予發行機構 , 在此我們假設為100萬

Step 2. 發行機構依契約內容所定訂 , 將公司自己發行之零息債券(假設面額100萬 , 到期期限為6年) 交予投資人以為憑證 .

Step 3. 發行機構依照契約所定 , 將所收到的資金部分(投資額扣除零息債券的現值)用於投資金融市場上的商品(此處假設是金融股指數選擇權) , 在這六年期間皆依契約所載明之遊戲規則替投資人進行投資 .

Step 4. 若六年間未因投資失利或發行機構出現狀況 , 則依契約所訂定將零息債券贖回 , 並將投資部位資金全數退回給投資人 .
(所以若沒有意外 , 投資人可拿回零息債券面值=100萬 + 投資成果 -依契約所訂定之相關行政或信託費用)

*********************
看到這邊 , 其實它的基本運作就這麼簡單 , 但是聰明的您 , 是否注意到了最大的重點?

沒錯 , 就是"契約" , 白紙黑字的東西 , 騙不了人!!

契約中必定要說明了 , 究竟這個商品實際上的獲利來源 , 連結的商品為何 , 操作的方式為何 , 以及整體投資下來所必須付出的相關費用有多少等 , 而這些都將影響投資的獲利與風險

以我們這邊的範例來說 , 發行機構所發出的公司債 , 假設發行機構出現財務危機(就如近期的雷曼兄弟事件) , 則自然會出現將來無法贖回債券的情形 , 這樣其實就跟買了股票下市一般 , 只能說確實算是踩到地雷了 , 能否討回部份的資金 , 還必須看公司清償債務後是否有剩餘資金得以配發

再來 , 連結的商品及操作方式 , 訂出金融商品投資的遊戲規則 , 這邊我們的商品是金融股指數選擇權 , 而操作方式就更重要了 , 假設僅站在選擇權的買方 , 則唯一的損失可能 , 就是選擇權契約不履約時所繳交的權利金 , 所以就頂多賠光用於投資的全數資金 , 投資人依舊可以保證拿到公司贖回債券時的面額部份 , 以達到保本的作用;

但若是選擇站在賣方的腳色 , 雖然在交易開始時可以收取買方的權利金 , 但若在市場狀況不如所想的時候 , 就反過來必須負擔買方履約時的價差部分 , 賠償的金額是無上限的~~~如此就可能反倒必須去侵蝕到投資人的其餘資金 , 如此就自然無法達到真正保本的作用@@

另外最後的相關費用部份 , 收取的方式以及費率 , 也自然直接影響了投資的資金進出 , 假設契約明定是在最後投資商品到期後再收取所以費用 , 那自然投資人所能拿到的資金數 , 就會和表面上看到的價值有所出入囉!

-*-*-*-*-*-*-*-*-*-*-*-*-*-*-*-

綜整以上所說 , 其實連動債本身的規劃和用意並沒有特別偏差或是擺明了惡意筐投資人的部份 , 但現行市場上充斥的景況 , 大多數是因為投資人對於自身所投資的商品沒有詳細了解 , 單純的聽信了推銷人員(理財專員 , 或金融業務等)宣稱的保本功用(又可能推銷人員自己也不真的詳細了解@@) , 卻沒有真正告知可能是條件性的保本等情況 , 以造成了許多不好的名聲而讓大多數的投資人敬而遠之~~~

以下簡單幾個問題 , 給您若是真的考慮連動債時 , 必定要問清楚

1.該商品的主標的為何 , 公司債 , 公債 , 金融機構提供之定存等 , 如果是債券 , 其發行機構是否符合信用評等 (投資級的長期債券至少 S&P BBB- , 短期債券至少 S&P A-3)

2.連結的投資商品為何 , 該商品的風險層度為何 , 是否符合個人承受度?

3.整體投資契約是否保本 , 由誰來保證保本 , 保本率為多少 , 怎樣的方式保本 , 可能無法達到保本的情形為何?

4.相關的費用有哪些(行政費用 , 管理費用 , 信託費用等) , 收取的方式?

期望大家看待連動債可以用更務實的角度去檢視 , 其實若是能仔細挑選 , 其實連動債的投資功效不輸其它衍生性金融商品唷^^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找屋小小心得分享^ ^ ~~ 仲介篇

想找一間自己的窩~~~

這個計畫進行了差不多8個月了 , 期間斷斷續續 , 因為本想說時間也不趕

所以就自己慢慢看 , 看到有喜歡的地點再自己去看房子 ... 或是透由朋友介紹

所以其實一開始看得還蠻慢的 , 僅就附近的三四個標的有走過而已 ...

但在一次看房子爾然間 , 選到的是仲介承接( 永X )在賣的 ...

於是乎 , 當然仲介老兄就不放過機會啦 , 積極詢問我們的需求事項等等 , 並表示若有適合的標的會再跟我們連絡 ...

想想若是真的可以方便一些找到好房子也是不差 , 於是就踏上尋屋之旅咧 ...

幾個月下來 , 其實並沒有像很多專家教的一樣 , 找了50-100間房子 , 實地逐一訪問當地的環境與鄰居 , 其實還真有點難以想像那會是如何累人的事情@@

整整算下來大約看了20個左右的中古屋標的 , 過程中請仲介口頭談了2-3個標的 , 真正交付斡旋一間房子 ,

中間也接觸過5個左右的仲介人員 , 3-4間不同的仲介商 ,

有積極帶看的老實人 , 說好聽的是不給客戶壓力 , 儘量提供可能符合條件的標的 , 但卻也不會特別積極詢問客戶看後的想法@@ , 對於他當仲介10年以上的經歷 , 還真不得不讓比爾感到驚訝 , 竟然這樣的方式也能維持這麼久@@ , 也許真的有不少客戶喜歡這樣不緊迫盯人的仲介吧^ ^

有急著想趕客戶出價買屋的 , 帶看過程針對我們所提的疑問或"嫌貨" , 總是馬上回答那個沒有關係 , 還有剛接手未整理的房屋都馬上帶看 , 整個凌亂到嚇到人@@ , 真懷疑是他自己要買的話他怎麼想@@ , 也許仲介就是想賣標的 , 但也該當把買家的看法考慮進來吧 ... 第一時間我讓我對於他的專業打了大大的折扣 ...

有手握專業證照的 , 聽說那個證照要花十幾萬咧@@ , 針對較為專業的問題確實都能得到比較務實的回答 , 這樣相信帶給客戶的安心程度確實能大大加分囉^ ^

也有拼命亂推薦房屋的仲介 , 瘋了似的將手上所有接到的案子都想推給客戶看看@@ , 明明指定了地點區域 , 想要房屋類型 , 約了看屋卻騎車跑了老遠 , 說了要買中古社區 , 結果連老舊巷子內的獨棟改建都去了 ... 整個讓比爾傻眼 , 看不懂跑這趟為的是什麼 ...

針對接觸仲介的經驗 , 比爾個人認為真的多多少少碰運氣咧@@ , 如果沒有認識的仲介 , 真的就只能看自己接洽到的仲介品質了 , 也許挑到一個好一點的 , 可以讓自己的購屋經驗好一些 ,

但比爾認為 , 也許直接往店面跑或許可以比較明確一次將自己的需求講清楚 , 也可以當面參考是否有符合條件的標的囉^ ^ 而同時可以的話多找幾間仲介更好 , 也許能有附近的標的可以互相比較多 , 找到喜愛標的的機會也許多一些 , 快一些 ...

另外 , 就比爾碰到的經驗 , 仲介真的幾乎都不提"要約書"的作法 ,

其實跟斡旋類似咧 , 而且買方也不需要先拿出一筆錢壓在那 , 只是依據仲介的話術 , 都只會跟你說能夠拿出一筆錢讓賣家看到 , 可以提高成交機會囉! 而且能夠立刻轉為訂金 , 防止賣方同意又反悔 , 但其實這也是相對的咧 , 等於買方要下定決心在先囉 , 不然轉為訂金的錢就沒囉 ~~ 雖說同樣都是不會被扣除費用 , 但畢竟這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 相反的來看 , 假使您仲介連這兩種他是都跟你說明清楚 , 那就該恭喜你囉 , 他應該會是不錯的業務員^ ^

而談價錢的過程 , 比爾倒是對於自己碰到的仲介就不是相當滿意了 , 三番兩次對於我們的出價想盡辦法想說動我們稍微抬高 , 讓人感覺不是相當舒服 , 還假裝說有其他買家也在考慮價錢 , 今天說485 .. 隔天又變成475 ...整個讓比爾無言 , 很不想跟他再談下去 , 再加上房子多看幾次之後也不是這麼喜歡 , 所以當天晚上跟他們談議價情狀的時候 , 比爾跟老婆就異口同聲的說"那就讓給他們吧!" , 感覺還頗舒暢的^ ^


總之 , 比爾個人認為 , 買房子確實是件大事 , 不該讓仲介喧賓奪主來主宰挑選標的及買賣的情形 ,

喜歡的房子再說喜歡 , 沒必要因為仲介的鼓吹就好像越說越棒 , 針對不合需求的標的沒必要免強自己考慮 , 直接了當讓他知道這個標的不OK就是了 , 若反覆出現這樣的情形 , 不彷直接再跟他強調自己的需求要點 ...

議價方式 , 若真的有自己偏好的方式 , 直接表達就OK咧 ... 畢竟他是服務業 , 我們才是客戶咧~~

最重要的價錢部分 , 比爾強烈建議把持自己的訂價標準 , 針對自己所了解的區域價位 , 價格區間等等應該先有一個底 , 才不至於讓仲介和賣方來胡亂給價 , 平白讓自己成了冤大頭 ... 價錢談不攏也就算了 , 不要太免強為了一個標的而增加太多的負擔 , 還沒看的標的多的是 , 怎知道明天看的房子會不會自己更喜歡咧 ^ ^ .

比爾的小小心得經驗跟大家分享囉^ ^ , 也祝福覓屋的朋友順利成功囉^ ^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投資型保單~~~is that good to eat?

"投資"型"保單"~~
這個名字確實訂的真棒@@
完全正中了大多數台灣人買保險的心態~~想買保險,但又不想平白的將錢放在隱性價值中
但是,投資型保單真如其字面上的這麼美妙嗎?
看來似乎並不盡然...

========================

首先,請先看看它的定義...

所謂「投資型保險商品」是將傳統的保險產品結合投資工具所產生的一種新的保險商品,顧名思義就是將「保險」與「投資」功能相結合的保險服務,保戶所繳交的保險費,不再純粹用來買保險,而是撥取部份保險金額,投資於金融市場上的其他金融商品。

---取材自 法國巴黎人壽

再把它說細一點,其實,它就是一種變額壽險(意指其保險價值將隨投資績效變動,市面上販售的多以變額萬能壽險為主,表示其保險費額度在投保期間亦可變動),

結構的組成,主要就是一定金額的壽險保險,加上將保戶所繳交的部分保費挪為投資之用(多為基金)

--------------------------------

假設對於保險具有基本概念者,再仔細看下來,應當就明白自己面對的是怎樣的商品...

當然就應該可以將它看得簡單一點,同時也能更理性的評定商品的優劣.

先分開來看吧~~壽險商品,當然對應其保險額度繳交保險費自然不在話下,但這中間所收之保險相關費用常讓人驚呼...

就定期壽險的保費估算,以一個26歲的男性,排除特殊危險行業工作者之外,第一到四類的工作者(第一類內勤行政, 第二類外勤業務, 第三類技術操作, 第四類製造建築),規劃100萬的身故保險金,其一年所需繳交之保險費用僅約為1780元(意思就是說,如果同樣比例換成50萬保額,保費一年應該頂多900左右囉^^)...
---取材自 易安網

那麼,再來舉個實際的投資型保單做比較,
以 X 111人壽的OOOO躉繳變額壽險為例,其所針對連結的就是一個定期壽險 + 投資人自行選擇的基金標的...

假設一個同樣年紀26歲的男性,同樣排除特殊危險工作者,規劃最低月繳保費1000元,這樣保險公司為您規劃的保額為50萬,我們來看看它的保費到底怎麼拆~~

每月繳交1000元的這個保險費,按照本商品的合約,首先扣除5%的保險費用,其餘的錢(此處為950元)將它投資到保戶所指定的投資標的...

看到這邊,好像感覺賺到囉?,因為繳交保費後,只先被扣了50元,假設這樣算,一年的金額就只有50*12=600囉?(前面所看到的定期壽險約需900元)...但是可惜的是,客倌您必須再把後面又再提到的"保單行政費用","保障費用"以及"管理費用"同時加進這個保險真正的費用中...

以上述的例子,這個保單的每月收取費用,高達148元...

更讓人感覺不舒服的...

保險公司是直接於費用收取當日,將您的投資標的部分贖回以換取等值金額後收取(總感覺相較於先行扣除,有種不被尊重,隨意抽取的感覺@@)

所以,真正您必須要全數考慮的費用,一個月就達到了50+148=198元(一年也就是2376元)咧...看到只有傻眼@@,更讓人感到詬病的,保險公司每季所提交給您的保單帳戶價值通知書中,竟然還將"相關費用"加總在投資現值項下(難道最後會回到投資人手中嗎@@)...

以上的說明,是否會讓您更用心去查察每次收到的明細單,好用心的去評估其優劣...

==============================

但是,為何投資型保單能夠這樣的風靡一時咧?

我想,基本上都脫不了以下的幾個說法,造成大部分的投資人陷入迷糊之中...

第一,宣稱您繳交的部分保費進行投資後,如果投資績效良好,所增加的價值會提昇您的保險額度,講的好聽一點,叫做可以享受保險保障,又可以享受投資增值的成果...(這不是廢話嗎@@,難不成我拿去投資的錢,在我發生事故的時候會變成保險公司的嗎@@)

第二,利用投資標的間的額外費用優惠(多為轉換費用,例如轉換一年免費轉換12次),做為誘因(我想,這個東西的優惠價值似乎沒有想像中必要,況且計算其餘費用後,那樣的優惠算多嗎@@)

第三,宣稱所投資價值將來都加進保險給付之中,能夠達到將來避稅之功能(基本上在2008年開始,針對這方面的功能漸漸受到金融管理單位的注意,也開始擬定相關防制的規定,但這部份的功用似乎已是投資型保單唯一比較具實質作用的部份,詳細綜整比爾另po文^^)

總結的來說,投資型保單,確實是讓很多投資人又愛又恨的商品,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買了它卻沒有詳盡了解其付出的費用,常常回過神來看,卻發現自己的保單價值為何增值的比想像中的差多了@@

比爾認為,面對投資型保單,確實也應該更加謹慎,確實去了解其詳細的規範和約定內容,

但很顯然可以看到的,投資型保單綜合保險和投資所付出的費用成本將大過於分離此兩樣商品所需之費用(一般來說,投資基金的費用頂多不超過3% , 也就是說1000元只收30元)

而假使您單純只是對於想要擁有保險 + 投資的一次購足 , 那Bill只能很坦白的跟您說,沒有這麼好的事,必要多付出的成本及費用,絕對不會省到哪裡去@@...


Blank For Space
Blank For Space